孩子說話,你真的聽懂了嗎?
大家都說:「孩子的語言,只有媽聽得懂」,媽媽們真的都懂了嗎?
我曾經在捷運上看到這樣的事情:一對年輕夫妻帶著約一歲半的小男生,小男生坐在爸爸腿上,媽媽坐旁邊,小男生一直咿咿呀呀說著話,一邊看著車門的方向,雙手也一起往前伸,車上人多,爸爸怕孩子碰到前面站著的乘客,於是把孩子的手抓回來,一邊說:「ㄟ!不可以喔!」
小男生不罷休,掙脫爸爸的箝制,發出更大的聲音,手當然伸得更長了,然後爸爸又按住他的手說:「不可以這樣!壞壞!」
接著小男生就生氣了,開始尖叫著扭動身體,爸爸問媽媽說:「他想幹嘛?」,媽媽無奈地看了一眼小孩,要爸爸換個姿勢,讓小孩站在他腿上,但孩子還是一直哭鬧,於是連媽媽也發出恐嚇的聲音說:「你這樣不乖,下次不帶你出來喔!」
這時崽崽忽然指著門的方向「啊!」了一聲 (意思是說「門要關起來了!」),小男生的注意力被崽崽吸引了,於是停止哭鬧,接下來他看見崽崽手上的小汽車,又開始咿咿呀呀了起來,這對年輕夫妻再度幫小孩換了姿勢,繼續壓制他,但只讓孩子更生氣而已。
雖然我不是那個孩子的媽,但我應該知道他想表達的意思,簡單說就是看到他覺得新鮮的事物,想跟父母分享,不管是什麼,都絕不是搗蛋、使壞或想換姿勢,但他的父母完全不懂,也懶得懂,直接用大人的邏輯去定意孩子的行為,然後教訓孩子這樣不應該。
只是想跟父母分享興奮,不被了解就算了,還被罵,如果是我也一定會生氣,何況是個單純的孩子。
還有一次,我帶崽崽去公托玩,遇到一個阿嬤帶著約一歲半的孫子,那位阿嬤拿著繪本正在為孫子講故事,而孩子顯然並不想聽,在旁邊推著椅子玩。後來孩子想跟阿嬤玩別的,但阿嬤一直低著頭講故事,於是他開始扔玩具在地上,阿嬤頭也不抬,拉著小男生的手臂要他坐下來聽故事,小男生當然不要,掙扎著站起來對著阿嬤叫,那位沉浸在繪本世界的阿嬤完全無動於衷,繼續講那個沒人聽的故事,於是孩子生氣了,把小椅子舉起來往地上丟,然後阿嬤也生氣了,對孫子吼起來,內容當然不外乎是「你壞壞」、「不可以」、「我要帶你回家喔」之類的話。
雖然我不是那個孩子的阿嬤,但我想我知道他要表達的意思。
我想要阿嬤陪我玩,但阿嬤沒聽到,所以我丟東西,阿嬤就會理我,阿嬤怎麼還是不理我?我生氣了!我不要聽故事啦!
聽懂孩子的語言有四步驟,就是「停」、「看」、「聽」、「回應」。
「停」,停下手邊的工作或思維。
「看」,觀察孩子眼睛看的方向。
「聽」,仔細聽他的發音和語調,用心感受孩子所要表達的意思。
「回應」,把心中的疑問問出來,然後鼓勵孩子回答。
只要建立四步驟,聽懂孩子的話一點也不難,只要有用「心」傾聽,自己的孩子其實是最好了解的。
崽崽是個還算話多的孩子,一歲半之前最常用的單字就是「啊!」,從出門開始啊到睡前,但他從不隨便亂啊,應該說,我相信他的每個啊都有含意,只要他發出聲音,我就啟動四步驟,通常八九不離十能猜得很準,久了之後我們母子便養成一種默契,他啊得很輕鬆,我猜得很容易。
善用四步驟也可以加強孩子的邏輯思考:我看到→ 我說話→ 得到回應→ 我思考媽媽提出的問題→ 我回答→ 原來媽媽說的是...→ 原來我剛才讓媽媽以為我說的是...→ 下次我知道那是什麼了!
培養孩子正確的邏輯思考,也可以從問與答下手,照顧者問問題的邏輯很重要,沒有答案的、孩子根本聽不懂的或鬼擋牆的都不應該出現。
例如:
有一次,我婆婆不在家,但大伯卻問崽崽:「阿嬤在哪裡?」我不知道孩子要到幾歲才能回答這樣的問題,但一歲三個月的孩子肯定答不出來,崽崽聽到問題便開始思考,所以他沒說話,只是看著阿伯。
大伯為了讓崽崽說話,繼續問:「要不要去找阿嬤?」崽崽馬上聽懂了,乾脆地回「好!」,但大伯並沒有動,只是站在那裏笑著,一歲三個月的孩子不懂這麼迂迴的玩笑,不了解大人只是逗他玩,於是站在原地就這麼等,等著大伯抱他去找阿嬤。
這樣的問題屬於「沒有答案」型的,大人跟孩子的互動之間沒有交集,等到有交集了確不知是對是錯,在孩子的心裡是這樣想的:阿嬤不在家,阿伯要帶我去找阿嬤耶,為什麼沒有去?可是我剛剛說好了。
當然大人毫無惡意,單純看見孩子可愛所以逗著玩,不想卻容易造成孩子對於認知方面的錯亂。
又例如:
有次看見朋友的影片,他一歲兩個月的女兒拿著個狗布偶走來走去,影片裡朋友問女兒:「狗狗在哪裡?」,他女兒想了一下,揮了揮手上的布偶,這個動作逗得朋友很開心,於是繼續問「狗狗在哪裡?」,他女兒又揮了一次,然後朋友又問了一次相同的問題,不算短的影片裡,鬼擋牆的問題總共重複了八次有吧,小女生在第四次就沒反應了,只是自顧自走來走去,但朋友並不死心,繼續鬼擋牆,直到他女兒把布偶丟在地上走出鏡頭外。
我不知道孩子對於這樣的問題是怎麼想的,如果是我應該覺得很煩吧(笑)。
跟孩子互動有很多方法,可以問他狗狗的眼睛鼻子在哪裡,或跟狗狗抱抱或親親之類的,難道不會比一直搖晃狗狗來的可愛嗎?
跟孩子溝通的時候,試著轉換一下邏輯,把複雜的東西丟掉,因為孩子只會直線思考,把「速度」丟掉,因為孩子的動作和思考比較慢,他們沒有回答的時候,給他們一點時間,感覺他們回答不出來的時候,給一些顯而易見的提示,有時候,等他們回答或動作真是急死人,但除非有火燒屁股的事情發生,否則請靜靜地在旁邊等待就好。